yang580230 发表于 2016-12-10 21:25:16

在线影展:中国摄影史经典瞬间

“颗粒”到“像素”在时间的弧度上跨越了一百年之久,标志了摄影从刚传入中国直至如今的进化历程。那么中国摄影的进化是否由内容、风格和技术的多样性构成的呢?早期的摄影原作,如郎静山、庄学本等人的作品让我们见微知著,了解那时中国的生活面貌;吴印咸、沙飞和翁乃强等爱国前辈创作了中华人民共和国最让人记忆犹新的宣传画;吕楠、张海儿、韩磊和李樯则纪录了20世纪80年代开始的社会新况;从王庆松到陈漫再到马良,他们则表明通过艺术和国际化,中国已步入了与地球村息息相关的时代,这让摄影得以朝多个当代方向发展……本组图片由腾讯图片和上海摄影艺术中心联合推出。
庄学本,1909年生于上海/1984年逝于上海,中国影像人类学的先驱,纪实摄影大师。于1934至1942年间,在四川、云南、甘肃、青海四省少数民族地区进行了近十年的考察,拍摄了万余张照片,写了近百万字的调查报告、游记以及日记,并于1941年举办西康影展,20万人前去参观。他的照片展示了那个年代少数民族的精神面貌,为中国少数民族史留下了一份可信度高的视觉档案与调查报告。但直至今年,他的影像才被逐步发觉,其在摄影史上的贡献和地位被重新定义。图为民和土族妇女头饰,1937年,鸣谢庄文骏。
吳印咸,1900年生于江苏/1994年逝于北京,吴印咸是早期积极响应红军的摄影师之一,后随军行至延安,成为延安电影团负责人。在那里他拍摄了很多由毛泽东和后来的中国领导层主持的延安窑洞会议的照片。吴印咸于1955年迁往北京,在北京电影学院任副院长,直至1970年。他一直活跃在摄影及电影行业直至80年代中期。图为毛泽东在延安窑洞前向120师干部讲话,1942年,私人收藏。
郎静山,1892年生于浙江/1995年逝于台北,郎静山被认为是中国最早的新闻摄影记者,但他最广为人知的是如同中国水墨画一样的摄影作品。1980年,他获得美国纽约摄影学会颁赠的世界十大摄影家称号。图为抚孤松而盘桓,1970年代,私人收藏。
沙飞,1912年生于广东/1950年逝于河北,纪实摄影师沙飞是个画家出身的摄影记者,作为中国共产党官方摄影师,他创作了大量战争宣传资料,尤其是他对抗日战争(1937年-1945年)的记录。他的照片反映了对社会主义社会的真实信仰,他相信艺术可以帮助社会更好地认识自我。1945年后,沙飞参与组建了《人民画报》。1948年,他出任《华北画报》主任。1949年12月5日,他因“迫害妄想型精神分裂症”在石家庄白求恩国际和平医院枪杀了一名为中国共产党服务的日本外科医生。沙飞在1950年3月被处决,他的名字随之在中共摄影史中被抹去。1986年得以平反。图为三个女孩,1935-1936年,鸣谢艺术家家人。
晓庄,1933年生于浙江/现生活于浙江,1949年加入共产党的游击部队,对抗国民党。1950年,加入中国人民解放军第22军,开始学习摄影。1951年晓庄进入《新华日报》担任摄影师。1970年,她被送往江苏南通的农村,在那里她继续工作,为地方行政部门拍照。1980年之后在江苏省人民出版社担任编辑,后至主编。虽然她在1994年退休,但她仍然以摄影为乐。她的作品在中国各处展出并出版。图为文革岁月31,南京,1966年,鸣谢艺术家和北京百年印象画廊。
李振盛,1940年生于山东/现生活工作于北京和纽约,李振盛曾在黑龙江日报做新闻记者,在职期间,他拍摄了大量黑龙江在文化大革命时期的演变过程。1963年李振盛毕业于长春电影学院摄影系,在黑龙江日报仅工作三年,文化大革命就爆发了。尽管之后的20年一直作为摄影记者工作,但那段岁月成就了他最重要的系列作品。2003年,英国菲顿出版社出版了他的《红色新闻兵》,2004年这本画册荣获美国海外记者聚乐部“最佳摄影报道奖”。图为人民解放军在军区医院手持《毛主席语录》,1968年,鸣谢艺术家。
翁乃强,1936年生于印度尼西亚/现生活工作于北京,翁乃强祖籍福建龙岩,1951年从印度尼西亚回国。1954年进中央美术学院附中,1963年毕业于中央美院油画系。1964年分配到《人民中国》杂志社从事摄影美术监管工作。随后升职为杂志记者,挖掘了他的摄影才华。文化大革命期间,他是为数不多使用柯达彩色胶片和彩色透明胶片的摄影师,并创作了大量彩色摄影作品。1990年他回到中央美术学院教授水墨画,同时一直使用摄影进行创作。图为红卫兵拥挤在天安门广场等待毛主席的检视,1966年,鸣谢艺术家。
杜修贤,1926年生于陕西/2014年逝于北京,杜修贤在根据地延安加入了八路军,在电影团师从吴印咸学习摄影。之后他调新华通讯社任记者。20世纪60年代,凡是出现在人们视线里的毛泽东、周恩来的新闻图片,大多出自杜修贤之手。他于1986年退休。他的作品在中国曾多次被出版成书,其中包括2006年CCP出版社的摄影书《红镜头》。图为复任副总理的邓小平坐在毛泽东主席和汪东兴身旁,1975年,鸣谢艺术家。
刘香成,1951年生于香港/现生活工作于上海,刘香成是《时代》杂志首位派驻中国的摄影师,1981年,他加入美联社,依次派驻北京、洛杉矶、新德里、汉城和莫斯科,报道了20世纪最后几十年中的重大事件。1992年,因报道前苏联的解体,刘香成与同事分享1992年普利策奖。因同一报道,他还获得了柯达海外新闻俱乐部奖。他是《中国,一个国家的肖像》(2008)的作者,并与凯伦·史密斯合著了《上海1842—2010:一座城市的伟大肖像》(2010)。此外,他还是上海摄影艺术中心的创办人。图为在天安门广场前取下毛主席像,1980年,鸣谢艺术家。
吕楠,1962年生于北京/现生活工作于北京,多年以来吕楠一直从事社会纪实摄影,摄影主题从精神病院的病人到中国的天主教,从西藏人们的日常生活到金三角地区的居民。图为背圣像的少年,陕西,1992年,鸣谢艺术家。
韩磊,1967年生于河南/现生活工作于北京,韩磊1989年毕业于北京中央工艺美术学院。身为一名“生活流浪者”,韩磊在旅途中创作。旅程的起点是他的家乡开封。他的作品展现了小镇生活与社会“另类”的独特魅力。韩磊一方面追随卡蒂埃-布勒松强调的“决定性的瞬间”,另一方面效仿黛安·阿勃丝对另类的迷恋。韩磊是1980年代末期中国第一代独立摄影师之一。这些摄影师对摄影在艺术中的应用与相机在图像制作的应用有着重要影响。图为一个坐在洗头房里的年轻女子,2006年,鸣谢艺术家和上海M97画廊。
陆元敏,1950年生于上海/现生活于上海,1968—1972年,作为到农村去接受贫下中农再教育的知青,陆元敏在农场当电影放映员。1976年他被调到上海市政工程研究所当科技摄影师。1980年开始,他在上海市普陀区文化馆工作。2000年,他从单位退休。他是中国摄影家协会会员,上海摄影家协会常务理事,以及普陀区摄影家协会会长。他的拍摄对象主要是上海,而他镜头下的上海仿佛一个沉郁的缪斯女神。图为打麻将的邻居,1996-1997年,鸣谢艺术家。
李樯,1959年生于陕西/现生活工作于西安,30年来渐续拍摄《陕北的乡村生活》(1981年至今)、《北方风景》(1981年至今)、《远方》(1981年至今)、《流逝》(2001-2008)等系列摄影作品。他的老家影像系列叙述了自己切身体验,深入言说生活的点和面。出版有作品集《家园》(2008)、《风景的肖像》(1998)、《李樯现代摄影作品集》(1991)、教学用书《专题与实验摄影》(2004)、图文集《故乡为原点风景》(2014)、《大地的背影》(2011)。图为骡子和女娃,1984年,鸣谢艺术家。
彭祥杰,1961年生于陕西/现生活工作于陕西,1991年接触摄影并开始拍摄陕西乡村生活景观和死亡仪式,师承关注乡土影像的“陕西群体”代表侯登科前辈。在陕西关中三原县的农历腊八会上,他首次遇到大篷团的演出。1992年的冬季,他开始拍摄流浪马戏团,构成《流浪大篷》系列。彭祥杰的创作实践从1990年代学习拍摄报道摄影的重要习作《卖花孩子》到1992年开始拍摄的《流浪大蓬》、再到《加油站-2005》、《大地-2004》以及后来的《小人国》等,无一不透露着彭祥杰对摄影的纯真热爱,以及对社会边缘群体的关注。图为流浪大篷,中国传统杂技——空中飞人,陕西凤翔县,2000年,鸣谢艺术家。
木格,1979年生于重庆/现生活于四川,职业摄影师,创办木格堂。木格的作品《回家》与《默片》,都是关于三峡地区、长江沿岸的黑白照片。面对着一个被他称作“家”,而且不断因三峡大坝而经受改变的地方,作品表达了他自己对一个人关于家作为一个地点的感受和不断经历改变的空间概念关系的思考。图为《回家》,码头乘客,2006年,鸣谢艺术家。
荣荣,1968年生于福建/现生活工作于北京,1980年后期,荣荣原本是想要做一位油画家的。三次申请艺术院校失败后,他租了一台国产海鸥中画幅相机,很快决定以摄影为业。1992年他迁往北京,1993年到1995年期间他在中央工艺美术学院兼职学习摄影。他第一个主要创作对象就是他在北京东村的行为艺术家邻居们。最著名的就是他拍摄的艺术家张洹的照片。2008年,荣荣与映里一起创立了北京的三影堂摄影艺术中心。图为东村No.19,1994年,鸣谢艺术家。
姜健,1953年生于河南/现生活工作于河南,曾经做过知青、电工、中提琴演奏员。1985年至今,其系列代表作《场景》、《主人》、《孤儿档案》、《筑城者》,先后于美国、澳大利亚及欧洲各地的画廊、美术馆、博物馆和摄影节举办展览。这些作品追求真实不止于写实,反映了农村生活的变迁,用影像建立了一份记录农民生活状态的珍贵档案,成为解读农村生活景观的视觉文献。姜健致力于河南本土文化的研究,是中国当代摄影界一位有影响力的摄影家和策展人,曾获第六届中国金像奖创作奖。图为主人,1997年,鸣谢艺术家。
海波,1962年生于吉林/现生活工作于北京,海波1999年开始摄影,早期作品关注人物组照,近期又将风景重新带入创作。最早的系列《他们》(1999-2000)展现了“那时”和“现在”的主题对比。“那时”展示了60至70年代的黑白照片,而“现在”则用清晰聚焦的彩色肖像展示了同一组人的现在,逝者则留下了空隙。通过使用同一种风格并列展示两个时代,这组双折照片概括展示了巨大的变化。最近以来海波重回风景主题,创作了一系列凄凉又令人无法忘怀的家乡农村地区的景致。图为他们系列之六,1999年,私人收藏。
庄辉,1963年生于甘肃/现生活工作于北京,庄辉创作了很多摄影作品,但是把他称作摄影师并不准确。和当代中国越来越多的成熟的艺术家们一样,他采用多种材料、方式进行艺术表达。作品《1+30系列》是一组肖像,其目的是探索社会主义社会老百姓的类别,如工人、农民士兵和学生。在每一张照片中,庄辉的存在与周围的图像形成对比。庄辉穿着相同的一套衣服,长着不变的一张脸,而其他人的动作、表情都发生了变化。这使30幅图像得以统一,而庄辉则是关注的焦点——他的每一个细微的表情变化都变得很明显。图为一个和三十个:工人,1995-1996年,私人收藏。
宋朝,1979年生于山东/现生活工作于北京,当代著名肖像摄影师,以拍摄煤矿题材著称。2009年毕业于北京电影学院摄影学院。他从小在山东的矿区长大,曾在一家矿业公司工作了四年。2001年,宋朝在煤矿认识了前来拍摄活动的黑明,在黑明的引导下,宋朝决定开始摄影创作,拍摄自己周围的环境。主要代表作有《矿工》、《民工》和《留守》等系列主题肖像,所拍的矿工肖像非常震撼,而且充满了他对矿民的熟悉,理解,以及尊敬。商业摄影方面,宋朝也曾多次与《纽约时报》、《时代周刊》等媒体合作拍摄系列肖像专题。图为矿工#08,2002年,鸣谢艺术家和M97画廊。
骆丹,1968年生于重庆/现生活工作于四川,纪实摄影师。骆丹大部分作品有关于其在中国各地的旅程,第一次是在2006年,从上海开始,一直到中国西部318国道在尼泊尔边界处终止的地方。2008年,他从北边与俄罗斯的交界处行至南边的广州。两次在路上的场景纪录,视觉经历的各种片段相互叠加,讲述着当今中国民族和地区多样性和相似性的故事。2010年,为了创作第三个重要作品《素歌》,他深度游历了云南的怒江偏远山区,拍摄仍居住在那里的小部落民族。湿版火棉胶工艺的运用使被摄对象更承载着那里数百年来亘古不变的生活。图为素歌No.4,杨杜蕾和杨化林姐妹,瓦娃村,2010年,鸣谢艺术家和M97画廊。
王宁德,1972年生于辽宁/现生活工作于北京,《某一天》系列里每张作品中的每个人,虽然身处不同的地方,不同的情景中,置身于变化多端的排列组合之中,但他们都一致地在照相机面前闭起了眼睛。他们闭上眼睛,打开记忆的投影仪,在内心的屏幕上,投射一幕幕无声的内心戏剧。王宁德所追求的不是给出可以明确解读的线索,这些影像是他对积淀于他生命之中的一切记忆(美好的与痛苦的)所作的一次清算,同时也是一种证明,证明现实与记忆之间的奇妙的相互关系。现实如果没有记忆作为底色,现实也许就非常的苍白;而记忆如果没有现实这面镜子检验,那么记忆本身就成为一种没有现实感的梦呓。图为某一天No.30,2005年,鸣谢艺术家和M97画廊。
李楠,1961年生于山东/现生活工作于山东,通过《身份》,李楠记录了这个时代不同身份的人。通过拍摄群体而非个人的创作手段,他阐释了大众社会中人物身份的含义。照片并非实写实录,而是倾注了主观意识。近年来中国社会处在一个飞速发展的阶段,变化的不确定性造成了身份和场景的决裂。在影像中,拍摄对象既是表达他们自己的演员,也是表达摄影师思想的演员。这需要对人物身体语言和神态进行细致的安排。图为禽流感时期合同制工人,2004年,鸣谢艺术家。
王庆松,1966年生于湖北/现生活工作于北京,王庆松于1991年毕业于四川美术学院油画系,是中国“观念摄影”的代表人物。1993年,王庆松来到北京,在圆明园附近居住。早期王庆松在圆明园和丁方的影响下,他画过一些以摔角斗殴为题的作品。在这之后,王庆松受徐一晖的影响,放弃了对于力量感的追求,而是向徐一晖一样以调侃和自嘲来表达。王庆松的艳俗艺术源于他的执着,通过把这些文化符号和现代化的社会现实嫁接在一起,调侃着当下文化价值混乱的社会现状。王庆松是亚洲“最贵”的摄影艺术家,作品往往卖到数百万元一张,参展过国内外群展,作品也被美国、日本等国外多家美术馆和基金会收藏。图为跟你学,2013年,鸣谢艺术家。
张巍,1977生于陕西/现生活工作于北京,张巍很重视对人性的洞察,被称为怪异假像的生产者。在他的作品《某一个死者的画像》中,张巍根据德国画家霍尔拜因的油画,创造出带有社会身份的尸体影像。在《临时演员》中,张巍用电脑将拍摄好的肖像五官重构,凭空捏造出一个个虚拟的人物。在之后的《人工剧团》中赋予虚拟人物某些现实形象,如政治名人,娱乐明星,虚拟出的人与真实形象非常相似,几乎能够以假乱真。他曾获得Global Times 2010国际风尚年度新锐艺术家大奖等国内外多个奖项,参与过纽约AIPAD国际摄影展等多个国内外群展。图为人工剧团,奥黛丽·赫本,2013年,鸣谢艺术家。
杨福东,1971年生于北京/现生活工作于上海,杨福东是活跃在当今中国最有影响力的艺术家之一,他一直将摄影作为一种记录他电影制作过程的方式,强调特定场景的完美和叙事点,同时也将它作为一种独立表达的手段。这两种形式对探索他的电影主题起到了协同增效的作用。和电影一起,杨福东主要的单色摄影作品解决了现在和过去、现实和传统、社会的理想化图像之间的矛盾。《国际饭店1》(2010年)是拍摄于近期的作品集,看似完美的过去蕴含着无邪的魅力,它不受时代动乱、暴力、不平等、不公正、污染或恐怖主义的困扰,这成为作品灵感最完美的表述。在这里,杨福东的视觉图像看起来完全真实。图为国际饭店No.1,2010年,鸣谢艺术家和香格纳画廊。
陈漫,1980年生于北京/现生活工作于北京,陈漫本科毕业于北京中央美术学院摄影专业。2005年毕业后便成为一名商业摄影师。自2005年以来,她为多个国际品牌制作广告,同时也为时尚杂志拍摄,是中国最炙手可热的摄影师。这是一个生机勃勃并极具开创性的特例:精致的怪诞和奇异的媚俗作为独一无二的标签,使得这位艺术家成为和她镜头里的明星一样出名的时代创作偶像。图为万小姐好好学习,2011年,鸣谢艺术家。
张海儿,1957年生于广东/现生活工作于广东,张海儿起初是一名画家,最早在广州然后到巴黎学习,开始接触摄影。他对周围亚文化中的异装者,浪荡子,黑暗的造物十分感兴趣,1989年至2004年以此为主题拍摄的作品也是他最有名的创作。通过一个本地人的镜头,他展现了原本隐形在中国社会中的一些特殊类型,这些作品被视作早期开创性的范例。张海儿还拍摄了许多重要的创造型艺术家、作家、演员和电影导演,这些作品也因关注个人现实而十分突出。他的肖像作品取景紧凑,使主体的凝视更明显,通常直接面对镜头。张海儿是中国城市生活最具特色的观察者之一。图为章子怡,北京,1999年,鸣谢艺术家。
马良,1972年生于上海/现生活工作于上海,中国最具影响力的观念摄影师。2004年投身以摄影为媒介的图片艺术创作。在此之后,马良开始尝试绘画和装置艺术,被国际媒体誉为当代舞台装置风格摄影的代表人物,近年来专注木偶创作。代表作为2012年创作艺术项目《我的移动照相馆》,用9个月时间,在全国35个城市搭建临时照相馆,免费为1500多位网络报名者拍照,反响强烈。他的摄影作品充满了戏剧性和张力,很有强烈的说服感。同时,马良通过模特的扮演、道具的制造、场景的布置,创造出一个怪诞而唯美的世界。此外,马良是第一位获得世界黑白摄影大奖金奖的中国摄影师,是中国最具影响力的当代艺术家之一。图为西游记,2008年,鸣谢艺术家。
洪磊,1960年生于江苏/现生活工作于江苏,洪磊90年代中期开始摄影,采用直接在底片上进行手工和画画的手法更为直接地创作表达。这使他成为当时使用摄影最有影响力的艺术家之一。他同时也是最早将文学手法运用到摄影的艺术家之一,,他全面的文学寓言式作品体现了当今中国的日常生活。图为紫禁城的秋天之二,1997年,鸣谢艺术家和M97画廊。
姚璐,1967年生于北京/现生活工作于北京,姚璐的作品挪用了宋代绘画的风格,贯穿了一种超现实主义的立场,变现实中的物品为审美对象,同时,在后现代意义上,传统经过挪用得以激活。姚璐的《中国景观》系列,运用高超的数码技术,以今天的北京到处可见的一堆一堆由绿色或绿色防尘布所遮掩的建筑材料和垃圾为素材,往上添加少许亭台楼阁与小舟,拼凑成一个个看似精心构思的青绿山水画面。姚璐的机智运用使人们意识到,那些建筑工地上用来遮掩丑陋、防止扬灰、防止偷盗的绿色防尘布以及由它所披挂而成的座座土堆,已经成为了当代中国的新符号。图为高阁清夏图,2013年,鸣谢艺术家。
蒋志,1971年生于湖南/现生活工作于北京,他1997年开始摄影,拍摄了具有强烈叙事性和文学性内容的作品。在早期职业生涯中,蒋志用小说和诗歌创作配合多样性的视觉表达方法。2011年起,怀抱对西方艺术史和中国传统诗歌以及花卉绘画的敬意,蒋志开始拍摄《情书》系列。每张照片以荷兰静物的形式描绘了人工极简的花朵布景。非常特别的是,每张照片里美丽的花朵正被火焚烧着。蒋志大量的《情书》系列作品象征了对爱痛并快乐的痴迷,这在艺术家小心翼翼的布景中也可见一斑。图为情书No.9,2014年,鸣谢艺术家。
封岩,1963年生于陕西/现生活工作于北京和台北,封岩选择接近自身理性倾向特质的摄影作为主要表达方式,在不同系列的作品、主题之间坚定有力地发展出他在极简艺术、抽象绘画、唯物及客观主义、传统与权力等领域的对话能力。作品《迷幻的竹子》是全然的抽象。日常的事物反复在他的思考中出现、确定、停滞、消失、恢复然后再确定,然后形成作品的基因,最后它们在封岩的脑海中转化成一种近似于永恒的经典场面。图为迷幻的竹子10,2011年,鸣谢艺术家。
页: [1]
查看完整版本: 在线影展:中国摄影史经典瞬间